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(33) (第1/3页)
??那双熟练挑弦的双手,偶尔犹豫迟疑,偶尔急切震怒,他弹奏的乐曲一如既往的好听,一如既往的无愧于那把唐代琵琶。
??但是,弦音里缺少了纪念曲该有的蓬勃朝气。
??排练结束,厉劲秋伸手敲了敲舞台木质地板。
??他在舞台旁仰望钟应,你的琵琶里,好像多了很多忧郁。
??钟应抱着琵琶,欲言又止,最终叹息道:厉先生,其实我在为一件事情发愁。
??什么?厉劲秋的眼睛忽然亮了,他就喜欢钟应发愁。
??说来我听听,也许我能帮上忙?
??钟应见他如此热情主动,心情确实好了一些。
??他抱着琵琶走下台,郑重的把琵琶放好,才闲谈一般说道:我很不会跟人聊天。你说,要是和一个奥地利人聊天,应该选什么话题最好?
??钟应可以毫无压力和负担的跟人讲述遗音雅社、讲述古琴琵琶、讲述沈聆楚书铭。
??他却不知道该和奥地利人楚慕,聊什么话题合适。
??厉劲秋听完就笑出了声。
??这里可是维也纳,你说聊什么?
??他笑着伸手撑在观众席椅背,偏头看着钟应,觉得这位音乐天才提出了一个很傻的问题。
??莫扎特在这里写下了《费加罗的婚礼》,海顿献出了《皇帝四重奏》,贝多芬创作了他的英雄命运田园月光,还有舒伯特,他用天鹅鸣叫出了《冬之旅》。
??奥地利就是维也纳,维也纳就是奥地利。
??这里的每一条街道、每一块地砖,都藏着音乐的灵魂。只要你谈论音乐,任何一个奥地利人都会热情的和你从早聊到晚,将你视为此生唯一的挚友!
??厉劲秋说得极为自信。
??伟大而历史悠久的音乐之都,留下了西方音乐巨匠的足迹。
??那些记载在书本上的伟人,生活在这片土地,创作出震撼世界的名曲,维也纳和他们的名字紧密相连,再没有比音乐更适合的话题。
??钟应听得眼睛闪烁着光芒,看厉劲秋的视线,就像看一位大救星。
??除去中国文物和中国琵琶,他似乎找到了更好和欧洲人沟通的诀窍。
??他忽然想起来了。
??楚慕冷漠刁钻的说话风格,和厉劲秋极为相似。
??钟应低落的情绪顿时高亢,他崇拜的看着厉劲秋,问道:
??厉先生,可以帮我一个忙吗?
??厉劲秋笑得温柔,在钟应身上他总有无尽的耐心。
??当然!
??我因为不会聊天,不小心得罪了一个奥地利华人。
??钟应坦然的说出自己对楚慕的评价,他会用排箫吹《新年好》,也听得懂《春江花月夜》。但是,我只懂民乐,没法和他好好沟通,惹得他生气了,所以想请厉先生陪我一起再去找找他。
??说着,钟应赶紧解释,我想和他道歉,我也想请厉先生陪我,和他好好聊聊维也纳的音乐!
??聊聊音乐倒是没有关系。
??厉劲秋这辈子最喜欢跟人聊音乐,对方正好是懂民乐、还懂琵琶排箫的西方音乐家,他听着也有些兴趣。
??可是,他仔细端详钟应,这世上恐怕没有比钟应更加乖巧懂事的年轻人,又那么有天赋,怎么都不像会得罪人的样子。
??他认真宽慰道:我听你说的这些,好像那个奥地利华人不是什么坏人,他应该不会生你的气。
??然而,钟应凝视他,一脸自己有罪有错的可怜模样。
??他确实生气了。
??这事没办法一句话解释清楚,钟应却非常肯定的说道:可我想请厉先生跟他聊天,不仅仅是因为你懂维也纳,更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很像。
??我们很像?
??厉劲秋纵横世界多年,还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。
??对!
??钟应没有差距到厉劲秋的迟疑和困惑,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之中。
??虽然他喜欢抽烟,但是他为人特别善良,艺术乐团的团员都夸他挑选乐器眼光独到,修理乐器的手艺特别好,所以我希望能够和他成为朋友。
??抽烟、修理乐器
??厉劲秋心里默念术业有专攻,乐器修理师也算是同行,压下了自己的轻微不满。
??他皱着眉问道:那他得过什么修理乐器方面的大奖,或者是什么大师的专属修理师吗?
??我不知道。
??厉劲秋顿时觉得自己伟岸形象遭到了侮辱。
??我可不抽烟。他嗤笑一声,一个烟鬼,也配跟我像?
??谁知,钟应一听,眼睛放光,他也说过这样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