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(49) (第1/3页)
??他向父亲许愿,说要去维也纳听全世界最好的音乐会,和最伟大的音乐家合影。
??父亲笑着问他,那你觉得,谁才是最伟大的音乐家?
??贺缘声懵懵懂懂,天真烂漫的说:舒伯特!海顿!贝多芬!
??小朋友想要和已逝伟大音乐家的合影,终究是没能实现。
??但是,他等到了一位拿着古怪乐器的陌生人。
??这是中国来的伟大音乐家,他比舒伯特、海顿、贝多芬都要厉害。你可以和他合影!
??一位父亲哄骗儿子的话,引得贺缘声对这位陌生人充满好奇。
??他记得,冯元庆坐在那里,拿起了古怪乐器。
??对方稍稍展开手臂,就能笑着为他演奏出动人心魄的乐曲。
??他能听到海鸥长鸣,划过波澜壮阔的急流。
??也能听到泉水叮咚,汩汩涌出澄澈的水花。
??明明只有两根弦的乐器,竟然比贺缘声见过的六弦吉他、四弦小提琴更加丰富多彩。
??他小小年纪憧憬的伟大音乐家,也不过如此了!
??happy birthday to you~
??那位伟大的音乐家,弹奏了海洋泉水、飞鸟游鱼,弓弦一转,就给他弹奏了生日祝福。
??贺缘声的眼睛看着他,心中升起了无限激动。
??许愿吧缘声。父亲笑着催促他。
??贺缘声看了看烛光璀璨的蛋糕,看了看伟大的音乐家,大声许下了自己的愿望
??爸爸,我要和他学音乐,爸爸!
??六岁,贺缘声就仗着自己的无赖与蛮横,成为了冯元名下的徒弟。
??哪怕他没有天赋,对二胡也只是叶公好龙,冯元庆也收下了他。
??他拿不稳琴筒,也奏不出天地海洋,在西方音乐盛行的美国,不可能成为一位二胡演奏者。
??但是,冯元庆待他依然如同徒弟。
??悉心教导他关于中国乐律的一切。
??五音十二律,宫商角徵羽。
??燕乐二十八,上尺工凡六五乙。
??贺缘声只会在二胡上拉响最简单的连音,也不妨碍冯元庆耐心的说道:只要你懂乐理,就能懂音乐。二胡拉得好不好都是次要的,重要的是,你能从音乐里感受快乐。
??他确实很快乐。
??跟随冯元庆捣鼓二胡,敲响希声的每一次学习,他都很快乐。
??这样的快乐,持续到他十五岁那年。
??冯元庆说:学校需要老师,我得回去了。
??那时候,贺缘声以为,编钟很快就能找齐,很快就能送回中国。
??于是,他就站在编钟身边发誓:师父,它就是我的哥哥,我的师兄。等我把它找齐了,就和它一起回中国找你!
??冯元庆听了,笑容灿烂。
??既然它是你哥哥,就该有一个和你相似的名字。
??他沉吟片刻,看着那套残缺的编钟,给了它一个像极了缘声的名字
??希声。
??他说:这是中国一本古老的《道德经》所说的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??你叫缘声,是我们在美国相遇,缘分的声音;它叫希声,就是我们共同希望的声音。
??贺缘声永远记得冯元庆的笑容,还有他认真的语气。
??他说:你和希声,都是我的家人,我回到中国也会一直惦记着你们。
??贺缘声记得他的许多话,也记得希声有三十六件钟。
??他想,三十六件钟,就该有三十六个声。
??他盼望着万里之外,冯元庆寄来的信件声音。
??盼望着朋友们传来,希声钟体出没线索的声音。
??更盼望着相隔海洋大陆,与冯元庆重新相聚团圆的声音。
??后来,他有了明声、涓声。
??师父有了辉声。
??他们相聚在一起,又有了逢声、聚声。
??可是,他再也听不到最想听的声音了。
??贺先生。
??书房门被轻轻敲响,谢会长终于姗姗来迟。
??贺缘声严厉的视线,落在这位会长身上,捐赠的时间确定下来了吗?
??还没有
??谢会长受人之托,诚惶诚恐的回答道,利瑞克博物馆为了迎接希声,特地重新装修,连展厅都要花心思布置,所以,得等工程做完。
??美国效率,大家心知肚明。
??唯独贺缘声神色凝重。
??他想早点将希声送进博物馆,也舍不得将它送进博物馆。
??可是,一个月过去了,樊成云他们再也没来过问希声,利瑞克又迟迟没有接走希声,他总心神不宁。
??他长长叹息,见谢会长欲言又止,好奇问道:
??还有什么事?
??谢会长拿出那张准备已久的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