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9节 (第1/2页)
??俞慎之很欣慰,拍了拍他的头:“还算有点用,没白疼你。”
??小厮立刻期待地看着他:“那涨点工钱?”
??俞慎之毫不留情掐灭他的小火苗:“大白天的,别做梦了。”
??“……”小厮嘟囔,“就嘴上白说说啊!”
??“总比白说也没有好吧?”
??也是。
??那边传来高灿的声音:“大人,您看这边!”
??俞慎之来精神了,挣扎着奔过去:“哪里哪里?什么东西?”
??楼晏蹲下身,翻看那几块石头,止面有着斑驳的血迹。
??“案发地点就是这里。”他左右看看,“周围都是什么人家?”
??高灿翻开文书,禀道:“大人,这附近都是栽桃的农户。”
??“农户……”楼晏皱了皱眉,似乎遇到难点。
??俞慎之忍不住问:“到底什么案子,给我看看,集思广议,说不定能给你们出出主意呢?”
??高灿的目光投向楼晏。
??案子还在查,细节都是机密,如果在衙门里,有人来问,高灿会毫不犹豫拒绝。可大人允许这位俞推丞跟着,是不是就有这个意思呢?
??楼晏无声叹了口气,说:“给他看吧。”
??高灿应了一声,将卷宗递了过去。
??俞慎之立时展开细看,越看越是震惊。
??“不是吧?天子脚下,死了这么多读书人,居然十几年无人知晓?”
??第88章 想说蠢就说
??池韫一边吃着奶糕,一边听旁边几个书生争论。
??争的是“微风x细柳,淡月x梅花”,这中间填的应该是什么字。
??他们谈得热烈,甚至连附近修整桃树的花农,都驻足聆听。
??这让他们暗暗得意。
??连花农这样的底层小民,都被内容吸引,可见谈得精彩。
??其中一个道:“自然是微风摇细柳,淡月映梅花。”
??立时有人赞同:“这个摇字用得好,前者动,后者静,动静得宜,相映成趣。”
??也有书生大摇其头:“崔兄填的这两个字,只能说是不功不过,平平无奇,未免缺乏美感。”
??崔书生不服气:“莫非盛兄有更好的主意?”
??盛书生说:“我看不如用舞字,微风舞细柳。至于后一句,就用隐字,淡月隐梅花。”
??众人将这句诗在心里念了几遍,果然比上面那个更添美感,纷纷赞道:“好!舞字十分精髓,以人写物,一听便想到美人起舞的袅袅之姿。”
??“这隐字用得更妙,月色皎洁,连梅花都隐于其中。妙极!妙极!”
??众人意见达成一致,那崔书生念了两遍,也甘拜下风。
??——哪怕自己写不出精彩的诗句,总是会鉴赏的。
??俞敏见池韫摇了摇头,便问:“你觉得不好?”
??池韫刚要开口,那边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:“几位公子,这舞和隐两个字,也不是太好吧?”
??诗会有意思的就是争论。
??文无第一,再好的文章都有人不认可。
??众人兴致勃勃,向发声之人看过去。
??下一刻,却是鸦雀无声。
??说话的,是那个旁听的花农。
??片刻后,说出“微风舞细柳,淡月隐梅花”的盛书生不咸不淡地说:“原来现在的花农,都会作诗了吗?灵山县果然是天子脚下,文风大盛啊!”
??旁人就没这么客气了,说道:“怕是听了几次诗会,就以为自己会作诗了吧?”
??这花农身上褐衣,脚下草鞋,一张脸晒得焦黄,皱纹遍布,刚刚在干活,还沾了泥土,开口谈诗论词,不免让这些书生觉得好笑。
??读书要是这么容易,读书人哪来这么高的地位。
??“几位公子……”
??他还没说完,就被人截断了:“这位老丈,你还是给桃树松土去吧!”
??“我……”
??“就是!你便是听得多了,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意思,这作诗哪是那么容易的事。”
??连接受到嘲讽,花农心中生怒,说道:“公子们也不怎么会作诗,难怪只会欣赏这句!”
??前面还只是冷言冷语,花农这么说,这些书生们